知识产权赋能建筑企业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
2022-09-22 17:07
来源:
技术研发中心
知识产权赋能建筑企业创新发展
论文作者:雷 亚
演讲者:雷 亚
摘要:建筑业作为我国发展的支柱产业,在经济建设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经济建设全球化的今天,传统建筑企业要不断面对知识产权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当前,我国建筑企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知识产权观念淡漠、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足等问题。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我们可以从强化产权意识、健全知识产权制度、完善知识产权体系、加强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建筑企业也应该围绕知识产权运营与保护开展工作,通过自主知识产权的法律运作实现经济利益。
关键词:知识产权;创新发展;战略效益
引言
近几年建筑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高产值低效益的特征仍然十分明显,同其他领域相比,知识产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或许更加严峻。首先建筑产品价值相对较高,技术层面上研发领域较宽,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应是可观的;其次建筑企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高素质人才较少,技术研发能力较互联网等科技型企业有较大的差距。鉴于上述两点,当具有强劲知识产权战略的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将会使我国建筑企业受到巨大的冲击,丧失技术上的优势,处于被动地位。本文主要针对知识产权中专利权对建筑企业的创新发展作用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知识产权可分为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等。其中,专利权可细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它具有排他性、地域性和时间性特征,满足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要求。国家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人的创造力,鼓励技术发明,发展科学文化事业。
二、建筑企业知识产权现状
截止2021年底,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为359.7万件,实用新型专利有效量为924.3万件。其中,2021年发明专利授权量为69.6万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为312万件。根据企业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进行排序,排名前十的企业有90%为科技型企业,分别为华为、腾讯、OPPO、京东方、ViVO、格力、中兴、小米、联想。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官方发布的统计数据分析,以上几家科技企业2021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了当年全国发明专利授权总量的4%左右,而在企业类发明专利授权总量中的比重甚至超过了8%。
图1 近五年国内授权专利统计情况
结合建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来看,在施工方面也涉及到非常多的技术可以转化为专利。之所以在专利技术储备方面相对落后,主要有以下三大方面原因:
1.知识产权观念淡漠
鉴于企业的建筑工程属性,建筑企业往往对知识产权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充分地意识到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技术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宁愿让创新成果以技术秘密的形式存在,而不是去申请专利保护。
下面围绕企业知识产权观念淡漠的问题介绍一个典型案例。
【万燕VCD的悲剧】——安徽万燕公司曾因推出“中国第一台VCD机”而辉煌一时。当时已经开创出一个市场,并形成一整套成熟技术的万燕公司,本应拥有占据VCD全部市场而独霸天下的绝对优势。然而因为“申请不申请专利似乎意义不大,关键是要让产品占领市场”这一念之差,致使万燕人把VCD生产销售的大好河山拱手送给了别人,以致形成了日后VCD市场诸侯纷争的形势。人们可以想一想,没有专利,缺乏强有力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怎么能独占市场呢?正是因为没有专利保护,万燕推出的第一批1000台VCD机几乎被国内外各家电厂商全部买去作为样机,成为被其解剖的对象和日后争夺VCD市场的“依靠”。万燕公司面对自己千辛万苦研制的新产品却是在为他人做嫁衣,使得推出中国第一台VCD机的安徽万燕公司丢掉了市场,失去了商机,如今安徽万燕已经在市场上销声匿迹。
2.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足
一项技术发明,只有经过法律程序确认才能取得专利权,才能受到有关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否则,它只能以商业秘密的形式由企业自主保护。但是在现实中,许多企业由于技术保护意识的不足,致使具有经济价值的技术成果以各种形式公之于众,最后流失,给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企业不珍惜自己的技术成果,就等于放弃了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损失了重大的发展机会。
下面就拿我国九大泄密事件之一的“维生素C泄密”事件来举例。
【维生素C泄密的后果】——大陆的“两步发酵法生产维生素C”通过鉴定,为国家重大科技发明,这是人类需求极大、前景无比广阔的科学成果,。世界两大产业国瑞士和美国闻风而至,竞相出价要买下这项技术专利。没想到,一星期后,争得脸红脖子粗的两国代表“和气生财”,欢天喜地地回老家去了。原来这项专利便宜到只值一本杂志的价钱!某学报将全部研制过程、细节、配方、剂量刊登无遗。稍有化学常识者,回去按谱炒菜即可,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3.研发投入不足
企业要实现可观的技术成果,前期必定需要投入大量的科研经费,价值含量越高的技术,研发投入越多。纵观各行各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每年研发投入占其营业收入的比重逐步攀升,而保证足够的科研经费投入,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是企业技术研发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
最近,热搜上刚好有一家企业因为研发投入不足暴露出了问题。
【张小泉断刀的启发】——今年7月,拥有近400年历史的老字号刀具品牌“张小泉”,因顾客使用该品牌刀具在拍蒜时直接断裂的问题而冲上了热搜,将其置于风口浪尖。面对舆论,张小泉方也及时做出了回应,而大众却并不买账,转而对“张小泉”创新技术能力产生质疑。据统计,2018-2020年,张小泉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3亿元、4.84亿元和5.7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380.85万元、7230.07万元和7721.60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2.04%、3.47%、3.51%,研发投入占比远低于业内平均水平,而同期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却居高不下。
图2 张小泉公司2018-2020年经营投入情况
截至2021年6月18日,张小泉公司获得专利138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41项,外观设计专利95项,而含金量最高的发明专利仅有2项,也就是说,这一百多项专利中真正足以构建技术壁垒的专利寥寥无几。
图3 张小泉公司有效专利统计情况
因此,大众对“张小泉”创新乏力的质疑并不是没有根据。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老字号想要长久生存,只能依靠创新的活水,显然,张小泉在研发创新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在专利布局领域稍显不足,只有适时变革,转变思维,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并行,才能有上升发展的机会!
三、知识产权对建筑企业创新发展的意义
对于企业而言,拥有自己的专利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受制于人,拥有专利技术,意味着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未来被国内外其他企业卡脖子的风险将大大降低。而在必要的时候,专利还可以作为资产,实现质押贷款。
此外,知识产权对建筑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还可以起到非常多的保障和促进作用。这些作用主要表现在下面一些方面:
1.保证企业的经营安全
针对各类企业,通过科技研发开发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技术,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可以使企业独享知识产权带来的市场利益,免于知识产权的流失,规避侵权风险,保证企业的经营安全。
2.保证企业研发投入的安全
企业在进行科研立项和自主研发的时候,通过对知识产权信息的分析利用,及时了解所属领域的知识产权状况,避免侵犯他人的在先权利,造成“无效”研发,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
3.提高产品和服务市场附加值
企业通过开发、销售、转让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技术,能够提升企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4.提升企业在合作共赢和商务谈判中的地位
企业利用自主知识产权可实现质押融资、许可使用、建立产业联盟等,提高企业在合作共赢和商务谈判中的地位。
四、建筑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发展方向
当前专利市场中,科技行业还是占据主要地位。通过建筑行业与科技行业对比分析,其结果既能反映出建筑行业在专利领域的乏力和落后,也能为建筑企业提供可参考的经验。建筑企业要提升行业地位、壮大企业实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建立知识产权战略要有一个全面、长远、行之有效的总体策略。其中包括转变思想,树立知识经济和知识产权意识,增强企业知识产权的信息管理,加大科研投入。无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还是设备与技术的二次开发,都应积极地申请相关专利,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
2.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结合建筑行业、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制度,包括专利管理制度、技术及商业秘密管理制度等。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必须要通过具体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来实现,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3.完善知识产权转化体系
由企业决策层、业务管理层和技术应用层,以及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联合构成稳固的知识产权组织体系,是知识产权战略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加强知识产权信息收集与分析工作,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对专利文献等知识产权信息进行检索查询,达到对知识产权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分析研究和及时反馈的目的。
4.重视创新技术人才培养
通过建立企业技术开发队伍,提高队伍技术创新素质,重视知识产权法律人才培养等有效途径,打造出一众稳定的技术创新队伍;通过定期组织专项培训等形式,有效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使企业全员掌握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知识。
结语
没有创新,专利只是一纸毫无意义的证书;离开专利,创新也变得弱不禁风。一直以来,我们在知识产权观念和意识的淡漠上吃了太多的亏。要么交钱买专利,要么直接放弃发展。往往都是干最多的活,获最少的利。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建筑企业要想战胜竞争对手,必须坚持“技术为矛,专利为盾”的理念,增强知识产权战略意识,取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知识产权是保护企业资源的一种有效的法律机制,企业在一定的期限内对受到保护的法律对象拥有垄断权,凭借这种垄断权可以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要围绕知识产权运营与保护开展工作,通过知识产权的法律运作实现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吴俊杰.建筑业企业知识产权现状及战略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6).
[2]王晓旻,李丽.知识产权管理对建筑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J].中国高新科技,2019(23):126-128.
[3]王梦筱.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在建筑企业的现状分析与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20(19):75-76.
作者简介:
雷亚,ca88网页版建工第一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研发中心技术管理员、助理工程师,主持工法、专利、标准等创新技术的开发及其应用管理工作。
相关附件:
企业资讯
党团工作